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程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四川省佛手主产区的合江县,年平均气温18.2℃,相对湿度82%%,全年降水量1020毫米,日照时数全年约1200小时,佛手生长好,产量较高。
生长习性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1200毫米最适宜,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为宜。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佛手在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概述:该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切成薄片。佛手属芸香科香橼的一个变种,与原种性能相似,形态不同之点为果实有裂纹如拳,或程开如指。果肉几完全退化。供药用,为芳香健胃药。
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
是枸橼的变种,与该种的不同处是:叶先端印,有时有凹缺;果实长形,分裂如拳或程开如指,其裂数即代表心皮之数。裂纹如拳者称拳佛手,程开如指者叫做开佛手。
“金佛手”是浙江金华的传统名特产,其声誉可与金华火腿相媲美,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其栽培始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主产地赤松乡。因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技艺,使其果形美观、色泽金黄、香味浓郁、药用价值高、贮藏期长等特点,堪称金华一绝,
佛手-原植物深受中外人士青睐。又因赤松乡是黄大仙得道成仙真源之地,因而赤松人民谓之“仙果”供奉黄大仙。当今,港、澳、台、新等地友人、客商来此旅游朝圣仙人,都视为珍品,带仙果馈赠亲友,以示吉祥、幸运。
赤松金佛手的观赏价值不同于一般的盆景花卉。佛手花朵洁白、香气扑鼻,并且一簇一簇开放,十分惹人喜爱。到了果实成熟期,它的形状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状如人手,惟妙惟肖。成熟的金佛手颜色金黄,并能时时溢出芳香。挂果时间长,有3—4个月之久,甚至更长,可供长期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