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日灼害也叫根颈灼伤,是常见的苗木受害现象,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苗木受日灼危害通常发生在夏季太阳照射非常强烈的中午,在幼苗与土壤表面接触的根颈处的输导组织和形成层细胞被高温烫死,形成一个宽几毫米的无色环带,输导通道遭到破坏,致使苗木倒伏。当幼苗刚刚出土,由于其茎极其幼嫩,如果地表温度达
日灼造成的伤口,也是茎腐病侵害的主要途径。
随着苗木的不断生长和发育,从嫩弱多水的肉质状组织向木质化逐渐发展,其耐温程度也趋于增高。此外
正确诊断日灼害
苗木日灼的根本原因是高温。危害部位只在幼苗接触地表的根颈处和其稍上的部位。由于苗木组织幼嫩,地表温度过高会使根颈部失水变细、收缩,也有倒伏状。但是,检验苗木根部,会发现苗木的根部完好无损、无腐烂。另外,日灼害危害的时期集中表现在出苗后
日灼害的防治
苗木在出土初期,主要靠种子或插条的贮藏物质生长生活,不能通过本身对环境不利的作用进行调解。此时如果高温就可以导致蛋白质的凝固和分解,引起细胞原生质结构的破坏,或者使蛋白质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氨气使幼苗中毒而死。所以苗木在出土初期,就得设法让其避免接受过强的太阳照射和降低地表温度。常用喷水和遮荫两种方法来避免日灼伤害。
喷水方法是在幼苗出土初期
遮荫的办法比较多。如利用针叶树枝条在苗床上行间插条遮荫,用枝梢床面平铺遮荫、搭荫棚、用遮荫网遮荫等,可根据当地条件灵活采用。要掌握好去除荫棚或遮荫物的时间,苗木逐渐木质化后,要逐渐去除,否则会造成苗木纤细,生长不良。
喷水和遮荫的办法可单独采用,也可结合起来采用,视苗木出土初期的气候、土壤以及当地条件等灵活运用。